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zhongdeo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zhongdeo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14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tmt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zhongdeo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3

Deprecated: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::$Sql is deprecated in /www/wwwroot/www.zhongdeo.com/inc/func.php on line 1454
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接受环球时报专访: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亟需打破壁垒_M6米乐国际平台官网登录入口
您好,欢迎访问M6米乐国际平台官网登录入口!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媒体动态

媒体动态

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接受环球时报专访:中国新能源车出口亟需打破壁垒

发布时间: 2024-10-18 00:49:31     文章作者: M6米乐官网登录入口

  中国工信部相关负责人10月20日表示,2023年前三季度,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,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到80.2%,新能源汽车出口82.5万辆,同比增长1.1倍。数据还显示,今年上半年,中国汽车出口量超日本,变成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。面对中国汽车的竞争,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9月13日正式公开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。十余天后,美国福特汽车表示,福特已暂停在密歇根州投资35亿美元、与中国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合作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建设工作。面对西方对中国车企的打压,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、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夕勇近日在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专访时表示,美国早期对日本车企出口实施过的打压政策,未来在西方国家对中国车企的打压中也会再次上演。对此,中国汽车企业要防范各类风险。

  环球时报: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“反补贴调查”正在进行中。有分析称,中国车企正在遭受当年日本车企被美国打压的经历。您认为呢?

  张夕勇:欧盟的“反补贴调查”等非关税壁垒将会是常态化。1975年至上世纪80年代,日本汽车出口增加4倍,在美国的市占率也翻倍增长,美国政府以配额而非按关贸协定采取行动来威胁日本,迫使日本同意将对美汽车出口限制在168万辆,给日本汽车制造商带来挑战,迫使日企在美建厂,增加在美投资、拉动就业,美国车企得以喘息发展。

  类似的打压政策未来可能会在中国车企身上再次上演。眼下,美国积极地推进“印太经济框架”(IPEF),并先后颁布《芯片与科学法》和《通胀削减法》,强化发展本国制造业并加强对全球芯片、电池等产业链供应链的把控;欧盟推出《电池与废电池法规》和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等一揽子“绿色准入”机制,以碳为核心的新型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形成,“碳税”将推动钢材、铝材价格持续上涨,导致汽车成本上升,中国新能源汽车、动力电池出口及海外投资建厂面临更大挑战;日美签订《关键矿产协议》形成“关键矿产联盟”,还通过碳关税、碳足迹等法规加大国外企业贸易成本,大幅削弱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全球竞争力。

  张夕勇:美国等西方国家以遏制科技崛起和“去中国化”为核心目的,持续加码制裁措施压制中国,并推动构建“中国+1”的国际产业格局,意图将产业链供应链与我国“脱钩”,或将威胁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供给与安全。

  3月28日美日就电池矿物材料达成贸易协议,目的是使用日本产电池的电动汽车可享受美国《通胀削减法》税收抵免,同时双方合作针对特定国家实施关键矿产供应链的限制措施。根据公司调研,因《通胀削减法》影响,企业认为动力电池出口在2026-2027年可能面临断崖式下降。

  芯片供应仍趋紧张,但由全类型短缺转为结构性短缺,MCU(微控制单元)类芯片等仍存不确定性。新能源车和高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对芯片要求很高,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梳理,涉及8大类500多个小类的芯片,芯片设计企业没有与汽车企业深度绑定,畏缩情绪蔓延。

  环球时报:销售渠道的本地化,也是制约中国车企长远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吗?为什么?

  张夕勇:中国汽车品牌目前以产品出海为主,尚未实现产业出海。虽然我们已是全世界汽车出口大国,但是基本以整车出口为主,海外基地生产整车少,海外产业链、销售渠道及相应体系能力还没有跟上。目前中国车企海外分销主要是依靠当地的经销商,而且以燃油车为主。从国内新能源汽车分销的经验来看,厂家直营和电动车专属经销商是主流,这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提升海外销量将形成制约。

  此外,在国际化人才方面,相比于美、日、德汽车企业,中国车企也还有很大的差距,缺少既具有汽车专业背景,又懂国际贸易、法律、营销、高级企业管理等的复合型人才。

  环球时报:今年上半年,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214万辆,同比增长75.7%,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53.4万辆,同比增长1.6倍,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生力军。您认为,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达到多少?中国汽车全球化的机遇在哪里?

  张夕勇:今年全年,中国汽车预计出口将突破400万辆,其中新能源汽车有望达到100万辆。中国汽车出口迅速增加,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。随着出口量的增加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的提高,特别是汽车质量的根本提升,性价比优势也越来越明显,推动了规模上量和品牌美誉度跃升。

  其次,“双碳”目标的刚性约束,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带来机遇。《巴黎协定》指出,世界各国将加强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,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℃之内,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.5℃之内努力。这是从环境保护与治理上明确了全球共同追求的“硬指标”,也是“刚性约束”。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是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及有害化学气体排放,使用成本低,加速性能好,并通过高级别无人驾驶降低劳动强度,增强驾乘体验等。

  在“双碳”目标的刚性约束下,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都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。但从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看,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的机会很明显。截至2022年,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只有13%,按照2030年达30%的渗透率预测值,市场需求是巨大的。

  张夕勇:第一,应加强国际化战略研究,根据不同国家、地区制定对策,中国汽车企业要将国际化战略研究同企业技术发展进步,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;第二,坚持本地化战略,通过全产业链布局,在海外生产制造,与当地汽车制造商合作,共同研发和生产汽车,建立当地售后服务网络,提供及时和专业的售后服务,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和忠诚度;第三,要加强全球化组织及人才布局;第四,政府应指导、支持政策的出台和规划落地,包括物流仓储、法务税收、金融服务、政府间协定,行业协会参与产业链打造等;第五是“一带一路”走出去、走进去战略与实施,十年来,已有15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文件,这其中的大多数国家也将是我国汽车全球化的重点市场,中国车企要顺势而为、乘势而上,深度融入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大格局。

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
二维码